桂林周边旅游美食(100元带你吃遍桂林这条路)

  • 旅游
  • 2022-09-25 11:38:01
  • 418

信义路

途经西凤路、丽君路、信义桥、民族路、西城路

连通了市内多地的交通往来

信义菜市也坐落于此

周边的社区里有不少关于美食的传说

有快要消失的桂林传统小吃油炸糯米鸡

辞掉上海高薪工作回家学手艺卖传统点心的阳朔仔

在桂林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的牛菜粉

行走在街头巷里

看着晾在家门口木架上的衣服

爬满矮房顶的爬山虎

徐徐行驶而过的小电驴

最直接的感受就是——闲适

小谢米粉

“之前是小谢,现在是老谢啦!”

营业时间:6:00-17:00

坐着车拐进小路,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这家店,小谢米粉的外观充满烟火气,略显年代感的玻璃门、白瓷砖、贴纸,冒米粉的锅就摆在门口。

第一餐得吃得隆重一点,卤菜粉和牛菜粉都来二两,加上葱花酸菜辣椒,端到店门口的石桌石凳上融入嗦粉大部队。

小谢的卤菜粉有大块的爽口锅烧,据摄影小哥说很好吃,观察了一下他大口嗦粉的样子,说的应该是大实话——连粉带肉一下就被吃光了。

小谢的牛菜粉是默认放香菜的,老板大概见我们面生,特意问了一句要不要香菜,牛菜则各有各的“牛”样,肥瘦相间的、带软骨脆骨的、整块筋筋的,一碗粉中就包含了丰富的口感。

老板小谢住在楼上,楼梯口就在店里,问及开店原因,50多岁的小谢说是“二次创业”,还自我调侃说“之前是小谢,现在是老谢啦!”店里火爆的牛菜粉每天早上4点多就要起来准备,一卖就是12年。

源源美食

“菜单上留下的这些口味都好吃!”

源源美食

营业时间:9:00-15:00

源源美食在小谢米粉隔壁,是一家夫妻店,夫妻俩都姓李,因为小孩的名字里有“源”字,店才因此得名,两人辛苦经营15年,把小孩和小店一起拉扯大。

刚进店时就闻到一股呛味,是老板正在炒素辣椒,小小的厨房只有几平米大小,这家店的美食全出自这里。菜单都是手写贴在墙上的,落座后老板娘拿来一沓台单和一支铅笔,让我们自己写吃什么。

看着菜单上列的好几种蛋炒饭正犯难,老板便走过来解围了:“我们家菜单上留下的都是很好吃的,小孩子就喜欢香肠,大人喜欢黑椒,重口点可以试试孜然。”那就香肠吧。

坐了几分钟,蛋炒饭是第一个登场的,满满一盘香味扑鼻,凉粉和双皮奶也紧随其后,问店里要了几个小碗,开动开动!

香肠蛋炒饭中有广式腊肠和火腿两种肠,料给得非常足,表面上的“漫山红遍”只是冰山一角,往下越挖越多,辣椒脆脆的不是很辣,一整盘很快就被分完了。

红豆双皮奶,满满一层红豆铺在上面,一勺子下去撬出的双皮奶DuangDuang的,有些吃果冻的感觉。

果味凉粉是在凉粉中放入了一些彩色椰果粒,糖水比一般的偏甜,趁着刚盛出来还是冰冰的时候就喝光,既解暑又能补充能量。

结账时正好看见俩个男孩在家长的陪伴下享用芒果布丁,这样让人心头泛暖的亲子时光,小店每天都在见证着。另外,这家店不开外卖,只送街坊,想品尝的话得亲自到店。

静静小吃

“想把从小吃到大的传统小吃从白沙带出来”

静静小吃

营业时间:7:00-20:00

静静小吃看起来确实安安静静不争不抢的,藏在巷子里,看店的是一对老夫妻,老两口和和气气,问到“静静”这一店名的由来,大妈笑着说这是儿子的店,名也是他起的。

他们一家是白沙人,从上一辈开始就做糕点,儿子如今已38岁,还是想把这些从小吃到大的传统小吃从白沙带出来,曾经在上海工作的他放弃了优厚的待遇,回到家乡跟着老人学手艺,虽然辛苦,从2013年开始摆摊算起也坚持了近10年。

买了豆粉粑、马拉糕、仙人豆腐,热心的大妈还送了一碗桂花味的绿豆沙。店内没有座位,我们就近找了旁边一处石凳坐着。

豆粉粑有芝麻、花生、红豆三种馅,表皮软软糯糯,白白胖胖的粑粑撒上豆粉颜值飙升,拿在手上圆滚滚,有小时候捧仓鼠的感觉。

马拉糕和发糕有一点像,原料稍有不同,加入了高粱,吃起来更筋道,轻轻掰开竟还有“层层叠叠”的视觉效果。

仙人豆腐(也叫仙草豆腐)近几年才在桂林市区内流行起来,之前市里基本没得卖。仙人豆腐草香浓郁,糖水中加入些许醋和薄荷,冰凉而清甜。

静静家的仙人豆腐可以吃得出很明显的青草香,糖水是桂花红糖水,入口满是桂花香,一口穿越到桂林的秋天。

一口气吃了这么多甜食,一点也没觉得腻,中午客人多了起来,蒸笼里的大包子也是供不应求,还有外卖小哥来取货,不想出门的朋友们可以了解一下。大妈还透露说儿子月底会试着做九层糕,狠狠期待。

安徽馄饨店

“馄饨馅如果不咸都分不清味。”

(无定位,在上文静静小吃附近)

营业时间:6:20-20:00

安徽馄饨店和静静小吃之间只有一店之隔,做馄饨的工作台摆在门口,老板正在案板上搓馄饨,老板娘在锅前忙碌,店内有座位,也可以搬凳子坐在外面。

安徽的馄饨好像吃过,安徽的水饺是真的没吃过,于是要了一份干拌馄饨和一份汤水饺。老板说干拌馄饨是他自创的,夏天吃汤馄饨太烫太费时,吃干拌的就不会有这种苦恼。

接过这一碗干拌馄饨,和桂林人吃卤菜粉的步骤一模一样,先搅拌一通,让馄饨吸上酱味,趁热吃,等干了巴在一起就不好吃了。

有些新奇的是这的水饺居然和馄饨是一个做法,下到汤锅里煮熟,取一个碗放入紫菜和调料备着,饺子熟了之后捞出倒入碗中,一个个还挺大的。

二狗整体的感受就是,偏咸,但另外两个小伙伴觉得合适,正好坐旁边的一位老阿姨也投了“偏咸”一票,老板总结说:“年轻人就是喜欢口味重一点的,上了年纪才喜欢清淡的。”

玩笑归玩笑,今年48岁的老板可是18岁就开始做馄饨的老手了,在上海挑担摆摊2-3年,后辗转去宁波做了15-16年(和老板娘也是在宁波结缘的),桂林的这家店在子女开了6年后,自己又接手了5年。

老板解释说,如果馅的味道太淡了,都分不出哪是肉哪是皮,一口下去就像只吃了一坨面,那多没意思,水饺也是同理。不得不说,虽然咸了点,韭菜馅的饺子确实很好吃。

信义蛋糕店

“从1998年到现在,你算算吧!”

信义蛋糕店

营业时间:9:00-20:00

在靠近信义菜市的一排店里,一家看起来很老旧的蛋糕店引起了二狗的注意,仔细回想曾经坐14路往这边走的经历,好像每次都能看见它,却从没来买过。

看店的阿姨就坐在玻璃柜后摇着扇子,问这店的年纪时,她感叹道:“哦哟,有20几年了!从1998年到现在,你算算吧!”2022-1998=24,走过两轮了。店中摆放的糕点仿佛还停在世纪初,那时西式点心卖得不多,云片糕、老婆饼、鸡蛋卷、猫耳朵……这些传统的中式点心才是家中常备,既能对付嘴馋的孩子,有人来做客时也好摆出来招待。

店内的东西都是称重卖,价位也各有不同,二狗最后决定买脆皮蛋糕回忆一下童年,依稀记得这种蛋糕很干,放得久,不喝水喝奶送容易噎着。10元一斤,8块钱就有这么大一包!

当问到有没有想过做一些新式点心时,阿姨显得有些沉默,回答说虽然现在生意不像以前那样好了,但来买的人也不少,有些孩子也很爱吃,店里也做生日蛋糕,只是订的人不多。

九份便当

“厨师的手艺跟原来老板学的,没换人。”

九份便当

营业时间:11:00-18:00

这家便当店的招牌被沿路的树遮盖住了,对于新客来说有些难找,第一次我们开着导航走过了也没发现,但对于老顾客来说,就算没有招牌也能认出这里。

大热天在外面跑了一阵就又开始饿了,进店点了一份广受好评的酸笋牛肉套餐,又开了一瓶6点半,吹起空调超舒服。

上餐速度很快,一荤两素一饭一汤,牛肉分量很多也很大一块,配的冬瓜和南瓜超可口,尝了些之后就和老板聊天去了,再回来牛肉已经被摄影小哥一扫而空。

酸笋炒牛肉确实是很开胃的下饭菜,在炎热的夏天吃上一份,美美享受微微酸辣的牛肉,解决了温饱问题也不至于油腻。

老板看起来很年轻,这个店之前是台湾的老板开了十多年,他刚接手一年多,台湾有个九份小镇,这就是店名的由来。

现在的老板以前也做餐饮,疫情之后来钱少了,正好这家店之前口碑好,老顾客多,他就接手过来继续做,厨师没换,还是原来由老板亲自教手艺的那位掌勺,一年多来口味没变,价格也没变。店里套餐有几十种,老板说就是因为品种多大家选择面才广,虽然中午11点开门营业,但早上9点就要过来做准备了,像鸭肉、红烧肉这样的得炖挺久。

梁记米粉店

“炖牛菜,桂林没有能炖过我们家的!”

梁记米粉店

营业时间:6:30-15:00

早上已经错过了隆香米粉店的包子,再放过梁记的牛菜粉就太亏了,一看时间已经两点多,真怕关门了,马不停蹄地赶过去,还好还好!

梁记的牛菜粉和其他地方吃过的味道都不一样,尤其卤水味更重香味更浓,再打一杯店内免费的淡豆浆,豆香满溢又清爽解渴。

梁阿姨得意地说“炖牛菜,桂林没有能炖过我们家的!”制胜的关键一招里就有她自己琢磨出来的特色卤水,卤水的配方是一张朋友给的单子,没有师傅领进门,做得好吃全靠悟性高。

梁阿姨之前做快餐,回忆起她买这家店时,还买一送二地向原来的老板学到了炸锅烧和炸豆子的方法,两代米粉店前后加起来已有30年。

和小谢不一样的是,梁记的牛菜炖得很mei,肥的部分入口即化,瘦肉虽然很容易夹散,但嚼起来还是丝丝分明。

梁阿姨说,卖牛菜的人知道她是卖粉的,都不会给顶好的部位,所以自己在做法上下了很多功夫,吃粉时店里一口大高压锅正在噗噗地往外冒着蒸汽和肉香,这是提前为明天炖的牛菜,第二天清早得再上锅煮一次。店里还卖卤味,但现在天气太热就暂时不做了。梁阿姨邀请我们下次再来尝尝她家的干拌牛菜粉、卤菜粉和番茄肉沫粉。

双宇麻辣烫

“如果有人来宵夜那就开到12点咯。”

双宇麻辣烫

营业时间:10:30-22:00

这是一家开在路边的串串店,摆着一个清汤一个麻辣两口大锅,每天新熬的牛骨汤里躺满了串串。

老板有两个儿子,名字里都带个“宇”字,店名就这样定下来了,他们一家是从阳朔上来的,在这里开了3年多。还剩最后14块,直接请老板帮我们配好了一碗,牛筋丸、猪肺、鹌鹑蛋、豆腐皮、猪皮、鸭肠,这个搭配也令人相当满意!

不同于一块一块的那种,双宇的猪肺是切成薄片的,里面的组织都清晰可见。老板说猪肺是他们这卖得最好的,但处理起来也麻烦,所以量不多,当天我们到店时,招牌的爆炒孜然猪肺已经售罄了。

看起来不大的店面里还藏着一个有空调的小房间,老板说晚上经常有人来这里吃夜宵,本来是晚上10点关门的,有时候顾客吃到凌晨,她就等顾客走了再打烊。

临走时老板送了我们一人一碗仙人豆腐,和静静小吃有所不同,双宇的豆腐本身草味要淡一点,醋是金宝酒厂里酿出来的米醋,酸酸甜甜没有呛味。

写在最后

老子曾在《道德经》中描绘过他理想中自给自足、小国寡民的社会图景:“邻国相望、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不相往来。”这样的景象在如今的现实社会中其实不难见到,随着科技的发展,现代人甚至能活出老子的想象:在手机和网络上,就能便捷地满足简单的社交、购物、饮食需求,一个人就能成为一个小小“国度”。在快节奏的生活中,无数个“国度”每天匆匆忙忙地擦肩而过,却吝啬抽出片刻闲暇停留驻足,从而错过了许多“与他国外交”的机会。

但人总归不能永远窝在家里吃饭,供应美食的小店就像是一个歇脚处,不仅可口的食物能驱散奔波在外的疲惫,在店中遇到的人还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,比如在短暂的用餐时光中找到能聊上三五分钟的共同话题,尽管我们不太会互留联系方式,一辈子也许只这仅有一次的见面,但若干年后忆起往事,想到吃过的美食,连带着想起某个店以及在店中遇到的人,突然就会觉得这世界好大,大到时光真的会转瞬即逝,也大到我们有足够的空间去东奔西撞。

在信义路周边的社区里,我看见了这个越来越忙碌的城市的“背面”——买一套房,在楼下开一个小店,街坊就是顾客,大家都是朋友。一个个小店串联起了人们的情感,拉近了彼此的距离,相互成为各自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这样不也挺好的吗

相关文章

最新文章

热门文章